推动实现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
医疗卫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,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前提。近年来,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:新药新设备的研发、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限制;技术转化下行通道仍不够畅通,公立三甲医院积极性不高,民营医疗机构规模普遍较小;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普及更广泛、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等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,特别是在新药、新医疗设备、新技术、新服务、新研发五个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?在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《关于推动实现医疗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提案》报告中,全国工商联建议:一是继续加大医疗新药新设备的研究和应用。
以生物技术新药、罕见病重大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为重点,支持和鼓励公立医院、科研院所、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医疗资源组建研究集群,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,打造医、药、产、基础与临床研究、研究转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,形成“医学上未解决的实际临床需求——基础实验验证研究——临床实际应用中的迭代优化”的医疗产业新范式。创建医疗新药新设备国际合作开放新机制,积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药新设备创制研讨会、论坛和成果交易会,学习先进技术经验,扩大国际交流合作,促进新药新设备技术成果转化应用。二是加强新型医疗技术转化体系建设。
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“白名单”。对于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和稀缺技术,在评估其安全性、有效性、经济适宜性和伦理问题后,加快临床应用,抓住最佳转化窗口期。依托数字互联网平台,在医疗机构、医疗主管部门、医疗企业、临床患者之间搭建新的技术转化平台。一方面,通过连接供需双方,促进新引进和新开发技术的利益转化;另一方面,建立共享数据库,及时收集和上传新技术应用产生的临床数据,及时控制风险和评估效果。
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。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、新应用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全链条改造传统医疗行业,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全球领先。同时,大力发展平台型互联网医院,鼓励有经验、有资质、成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申请牌照,推动行业数字化发展。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,以在线家庭医生为切入点,互联网将逐步成为健康医疗服务的入口和主要的健康管理途径,实现基于“在线市场化医疗资源配置和诊断后持续管理”的在线分诊模式,大大提高在线分诊的时效性、经济性和系统性。四是为创新研发提供人才、资金等保障。依托各大医学院校,在相关优势专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,做好医疗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领域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战略储备,在户籍、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。
同时,在融资渠道方面,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向医学研究领域倾斜,鼓励国内外投融资机构设立专项投资基金,用于新药、新设备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医疗责任补偿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电话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电话:0371-55621375
在线咨询
相关新闻
- [2023-10-27]·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解读
- [2023-08-28]·一文带你深度了解大健康行业
- [2022-08-30]·韶关乳源:加快推进瑶药产业园建设 构筑大健康全产业链体系
- [2022-08-18]·康跃科技与艾美美业集团就大健康产业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
- [2022-08-17]·奥唯康健深耕大健康产业 科学创新 为美丽加分
张起鹏
微信小程序
百度小程序